东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东莞:驶向创新发展的奇乐听书网“高速公路”_财经

网络整理 2019-03-28 最新信息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沿广深轴线长度约180公里的区域,横跨广州、东莞、深圳三市,集聚了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涵盖了广东六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一条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其中,位于走廊中部的东莞,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部脊梁,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定位为国际制造中心。

  其底气何在?全球30%的玩具产自东莞,全球20%的毛衣产自东莞,全球20%的智能手机产自东莞,全球10%的运动鞋产自东莞……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凭借改革开放积累的30多年制造业和对外开放的经验,目前正在东莞智造、创造的转型路上。

  今年年初,东莞“两会”传出捷报:GDP突破8200亿大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全省第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突破50%……东莞在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上结出硕果。在东莞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版图上,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松山湖”)就像一块“磁铁”,把产业、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强有力地吸附在这1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然后“裂变”为创新的动能辐射到全国乃至全球。

  从转型升级到创新驱动

  透过松山湖一栋办公楼的玻璃窗,遥望远处隐约可见一座小山尖,眼前的一切在近十年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这四周都是山和空地,一眼还可以看见松山湖,现在全被楼宇遮挡了。”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院长陈雷霆感慨道,松山湖的发展真快。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松山湖是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松山湖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松山湖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330.1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东莞全市比重达30.9%。目前,松山湖已经形成了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的“4+1”产业体系。

  在松山湖众多的创新平台、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中,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研院”)的创建与东莞自身的产业可以说是“天然吻合”。东莞是个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而在松山湖里,该产业占比高达七成以上。过去数年,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满足于传统的代加工模式,极力寻求转型升级。从2017年开始,转型升级进一步加码为创新驱动,而电研院的使命便是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注入创新的血液。

  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成立的电研院,如今已构建了电子信息科技领域的6个公共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和9个研究中心,还在2016年获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012年,电研院与东莞本地企业共同成立了芯片开发公司——东莞芯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攻LED驱动芯片的开发。“过去五、六年,LED驱动芯片主要依赖进口,但这几年我们逐步开发出自己的芯片,逐步替代进口了。”陈雷霆说。

  创新能化腐朽为神奇,更能让创新者感受到创新成果的“含金量”,这一点,东莞上市公司正业科技感受最为深刻。据了解,该公司刚开始是做电路板的,但随着电路板精细化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检测设备,在与电研院专家团队的合力之下,该公司逐步转型为以生产检测设备为主的业务模式,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陈雷霆认为,东莞在创新转型过程中,非常有赖于技术孵化平台和技术专家团队“添一把火”。

  亟待突破人才瓶颈

  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工艺鉴定和工艺验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珠三角分部双双挂牌……2018年以来,随着多个重大科技平台接连落地松山湖,东莞的创新驱动发展又多了几个强有力的推手。据了解,像电研院这样的创新载体在松山湖有超过70家,其中有近30家是新型研发机构,40家是孵化器。

  作为有高校背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平台,电研院为何落户东莞?陈雷霆认为,除了政策和资金的优势外,最吸引他们落户的是市场优势。“由于过去东莞的代加工产品都是直接面向海外的,因此有了直接的市场渠道,现在开发的新产品也不愁没有销路。”

  这一点,余江的体会很深刻。十年前,在深圳做第三方检测的余江来到东莞,成为了东莞市东电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团队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广东电子企业的产品检测和认证工作。余江告诉记者:“很多工厂在东莞这边,实验室在东莞的话对企业来说更方便。”此外,由于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余江在此也不愁没客户。的确,在东莞,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与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无缝对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这是国外无可比拟的。

  采访中,多位受访人士都提到,对于当下东莞打造创新型城市,人才不可或缺,同时也是较大的瓶颈。据了解,当前,松山湖已聚集了一大批研发人员和年轻企业家在此干事创业,东莞97.4% 的“千人计划”专家、85.7%的市领军人才、60.2%的市特色人才,东莞市的省领军人才全部集聚在松山湖。而电研院也成功引进了多个国内知名高校教授的研究团队,聚集了方滨兴、李言荣、李乐民多名院士等上百位高端人才。

  然而,在陈雷霆看来,东莞的人才引进还是不够,一方面体现在数量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结构上。“东莞现在的高端人才是引进了不少,但是博士、硕士乃至大学生,还是不够。”中端人才的缺失让企业的人才招聘也陷入了困境,“我们招人也不是很容易,只能在同行挖人。”余江说。陈雷霆认为,东莞应该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并且要有与其他城市竞争的危机感,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战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东莞前拥深圳香港、背靠广州,被三大国际都市环绕,地理位置优越,与这几个城市的互联互通更加密切。作为与多地有业务往来的余江,希望未来的大湾区能打通城市之间的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限制,“政策对我们行业是有一些支持的,但深圳的企业把产品拿到东莞检测的话就不能享受补贴了,但有些客户和国外的买家指定要我们检测,这种限制让业务的沟通有所打折。”余江认为,至少珠三角几个城市之间要打通,不应人为设限。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