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许倬云:台湾紧密地和大陆历史联系在一起,应是从16世纪开始的

网络整理 2019-06-29 最新信息
许倬云:台湾紧密地和大陆历史联系在一起,应是从16世纪开始的

台湾紧密地和大陆历史联系在一起,应是从16世纪开始的,如前所述,就是在西洋人进入东方,开拓市场和寻求资源的时候,葡萄牙人首先在东方活动,取得了澳门,也在日本取得了贸易据点。荷兰人后来居上,成为在东亚地区活动的主要势力。在这个时候,中国历史上记载了不少所谓“倭寇”的活动。直到今天的教科书上,都认为“倭寇”就是日本的海盗。倭寇的崛起,是和葡萄牙人进入东南亚同步发生的。中国史书上的记载,称西洋人为“红毛番”,称日本人为“倭寇”。在明朝下半期发生的这些事情,都应当被看作是全球性海上活动的一部分。

西方势力东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海上贸易和海上掠夺。那时候的日本,正处于锁国1时期,日本的官方政策不许民间百姓擅自出海。在中国的明朝初期,曾经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在永乐以后,明朝的官方并没有再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海上活动。东亚的两个大的国家—日本和中国,就官方政策而言,都没有正式的海上活动。但是,这个时候,因西洋人在东方的活动,民间出现了一些海上活动集团。在日本,九州岛的地方诸侯参与了海上活动;在中国,却是许多私家资本投入海上贸易。

如前所述,明代初期,曾经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虽然后来政府不再从事海上活动,但造船的技术、海上航行的知识,还保留在民间—那是唐、宋、元三代逐渐累积的科学知识。其实,唐、宋、元以来,南海诸国沿着马来西亚半岛的海岸,和中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在民间并没有中断。只是西洋人到东方之后,民间海上活动又受到了新的刺激,变得更为活跃。虽然官方不允许百姓私自下海,但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投资,从海上的国际贸易中牟取厚利。

这些没有得到国家许可而在海上活动的船队,并不单纯是来自某一个国家。这些专业的海上活动分子,纵横捭阖,既合作又竞争。中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也都有和海上集团合作的商人,他们提供外销商品,也接纳运来的货物。这种海上贸易,因此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官私记录上常常提到,明朝称为“倭寇”的集团之中,夹杂了许多中国人,也常常牵涉西洋海上力量。“倭寇”这个名词,实际上是一个国际集团的总称,他们分分合合,没有一定的归属,组织上并不严密。中国沿海有许多小商贩,可能利用渔船,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转运给海上的贸易集团。中国的富人,譬如安徽的徽商,富有资金,也会投资造船,雇用专人参加海上的贸易。

从16世纪开始,中国东南沿海,一时之间,忽然热闹起来,西洋、东洋和中国的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彼此合作,也互相争斗。一些民间海上集团上岸后,平时进行不经官方许可的贸易,但需要供应的时候,也许就以强盗的手段,掠夺当地的商户和粮食。这些亦商亦盗的海上团体,引发了中国官方的镇压和清剿。戚继光、俞大猷这些人物,都在平定倭寇上立了大功。

国际海上集团必须建立基地。澳门就是葡萄牙人以半借半占的形式从中国取得的海港。中国民间的海上集团,也会建立活动的基地。例如,在浙江宁波附近的双屿—一个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海港,曾经有过海上集团的基地,有码头、街市、仓库,甚至还有教堂。16世纪海上活动的主要人物有王直、徐海、许氏兄弟,这些人物都在双屿活动过。后来,双屿的存在,引起了中国官方的注意,于是胡宗宪发动大量渔船,协助官兵踩平了双屿。双屿的存在,是因为见于史乘,我们才知道那些细节。

其实,在那个时候,许多沿海小岛都有海上集团在活动。台湾的南北两端都有过这种基地。我们知道得比较清楚的,就是荷兰人曾在今天的台南和高雄地区,建立了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据点。他们的城堡,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在基隆,西班牙人也曾经建立据点,只是为时不久就被荷兰人驱逐走了。

中国的海上活动集团之中,颜思齐的集团也曾经在嘉义的海边,建立了一个休息的补给据点。据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经是颜氏的部下,他们不仅在那里取得淡水、在那里停泊,而且还从福建招募壮丁,运送牛只,开垦农田,生产自己的粮食。

这些历史事件说明,台湾在这个非常活跃的海商活动时期,在纷纷扰扰的海战之中,进入了中国的历史。荷兰人本来想要夺取澎湖作为基地,但被中国的驻军挡住了。中国驻军将领派遣翻译告诉荷兰人,在不远之处,有一个叫作“大员”的地方,那里已经有人居住,从事种种海上活动,“你们可以在那里停泊休息,不必到澎湖来骚扰。”

这个担任翻译的人员名叫何斌,可能既能说西方语言,也通晓台湾南部原住民的语言。他自己在“大员”就有住所,也有相当的海上活动。也就是这位何斌,后来带领郑成功的舰队,进入台南的鹿耳门,从荷兰人手上夺取了台湾。可见,荷兰人到达台湾大员,也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一带时,中国的海上活动团体已经在那里居住,并形成聚落。荷兰人在那里建设基地,将台湾拉入了西洋人的海上活动之中。

那一个时期,活跃的大航道、海上贸易圈和探险的工作,正是今天我们所谓完成全球化的最后一步。那时,新大陆、澳洲等地已被西洋人占有。这时,全球才结为一个共同的贸易网,台湾进入了世界性的文化交换网络。

摘自许倬云《台湾四百年》

本文作者:番茄历史书摘(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54520236346624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台湾   日本   我在宫里做厨师   许倬云   明朝   中国历史   荷兰   台南   葡萄牙   郑成功   郑芝龙   澎湖   文化   投资   嘉义   日本九州   胡宗宪   马来西亚   澳门   俞大猷   福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