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相约南留、一起约起来!

网络整理 2019-04-21 最新信息

南留村首届刘秀文化节

将于4月22日重大开幕

大家一定也听说了

现场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

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南留村的传说呢

一起来看看刘秀文化节背后的故事!

一、刘秀与尖尖山的传说

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古代南留村东面,有一座突兀而起、视野开阔的山岭,人称尖尖山(即今刘秀岭)。山不高而秀雅,林不染而滴翠,水不深可濯足。山中还有一棵形似虬龙的千年古柏,便于登高瞭望。

说起这座尖尖山,还有一段与“王莽赶刘秀”有关的传说呢。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了皇帝后,派兵将对前朝后人刘秀穷追不舍,将刘秀从中原追上了太行山。一日,刘秀被王莽兵将追得与所带将士失散,只身躲进了尖尖山北面的霍姓茶庄,受到霍茶庄的热情招待和挽留。不料,王莽的兵将还是从东面追了过来。

在万分火急的情形下,霍茶主凭着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安排刘秀更换衣服,绕道来到尖尖山下西面的村庄,将刘秀安置在好友畅员外家中。畅员外和霍茶主一样,是个热心肠,陪刘秀躲过了一整夜。

为了安全起见,第二天佛晓,乘着朦胧的月色,在刘秀的再三请求下,畅员外带着刘秀迅速躲上了尖尖山上。刘秀在高大柏树幻化而成的柏凳、柏床上观察敌情,运筹帷幄。

三日后,王莽兵将因找不到刘秀踪影而回师东去。刘秀带着陆续找来的兵将,谢别救命的众乡亲,离开了避难的尖尖山,踏上了“光复汉室”的征程。

为了纪念尖尖山救命的恩德,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汉明帝刘庄(公元57-75年在位)将此山御封为刘秀岭,并在山岭上修建了刘秀光武庙。

二、刘秀与神龙柏的传说

王莽追刘秀来到阳城境内,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相传位于南留村刘秀岭的一株千年古柏,就是一棵因庇护逃难的刘秀栖身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神柏。

被王莽兵将追杀的刘秀,先后得到了尖尖山北面霍茶主和尖尖山西面畅员外的挽留和帮助。在畅员外家里躲了一夜后,刘秀精神大振。但他深知,王莽兵将还在附近,不能连累好心人。于是,再三要求畅员外乘着拂晓将他带到了尖尖山上躲避。

就在官兵追杀的第二天凌晨,刘秀攀上尖尖山千年古柏树上察看敌情,一看就是大半天,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他自言自语说:“有把椅子坐坐多好。”话没落地,柏树的树枝就自动形成了一把椅,他便坐在上边。天渐渐黑了,他发愁地说:今晚只能在树上躲避过夜了,但这树上哪里适合我躺躺?话刚说完,柏树上的枝条就自动并排靠拢在一起,形成了一张树枝床。刘秀大喜,躺在上面美美地睡了一夜。

一觉醒来,刘秀神智清醒,他再次仔细观察曾经为他庇护安歇的古柏,发现古柏宛如一株虬龙,便脱口而出:好一株神龙柏呀!


相约南留、一起约起来!


数年后,刘秀登基,仍不忘神龙柏的庇佑之恩,特赐封古柏为“神龙柏”,当地人简称为“神柏”。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原来庇佑刘秀的神龙柏已不复存在。如今大家看到的是“神龙柏”的第四代,神柏苍劲有力,留下了许多更为神奇的故事,向人们倾诉着一段已近两千年的历史。

三、刘秀与梦游宫的传说

话说,刘秀被王莽兵将追杀躲进了尖尖山(今刘秀岭),得到了神龙柏的庇佑,在树枝变幻而成的柏树床上美美地睡了一夜。

毕竟是身处异乡,生死未卜,壮志未酬,刘秀思绪万千。朦胧中,眼前出现了一座神奇的地宫——“阴曹地府”。

地宫里一片阴森漆黑。在依次穿越护法神殿、幽冥神殿、东西台殿之后,刘秀便进入了“鬼门关”。鬼门关内有一块石碑是阳间和阴间的分界碑,故称“阴阳界”。过了阴阳界,就是“奈何桥”,这里有座高台就是“望乡台”。奈何桥上喊声阵阵,哭声凄凄。刘秀惊魂未定,素衣高帽、口吐长舌的黑白无常将他从无常殿带到了阎王面前。阎王又把他带入“十八层地狱”,战战兢兢地一一进入“刀山狱”“寒冰狱”“倒磨狱”“碓捣狱”……这十八层地狱层层不同,每层都有恐怖的酷刑;鬼神形象又是千姿百态,峥嵘古怪;刑具更是令人恐怖万分,不寒而栗。

走进第十八层地狱,刘秀经过六道轮回后看到了弥勒佛,忽然被远处的鸡鸣声惊醒。睁眼一看,哪里还有“阴曹地府”?

恰在此时,畅员外已拎着饭菜出现在神龙柏树下,刘秀便将自己梦游地宫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畅员外,感叹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今,当地人依据口口相传的传说,建造了“刘秀梦游宫”(亦称“民间品德修养宫”),引导人们修心向道,崇德向善,其社会教化功能为人们所称道。

四、刘秀与点将台的传说

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至阳城东部古商道北面的一座不知名的村庄,慌不择路的刘秀躲进了霍氏茶庄藏身,被好心的霍茶主收留,并与王莽部下开始了巧妙周旋。

王莽兵将在尖尖山(今刘秀岭)附近村庄来回搜查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刘秀踪影,只得向东撤退。

刘秀大难不死,自知多亏了尖尖山下百姓的帮助和尖尖山上神柏的庇佑,发誓要铲除奸佞,光复汉室。他担心后面的厮杀会更加残酷,担心王莽兵将杀回殃及百姓,于是谋划着离开此地。刘秀估计王莽兵将已走远,离散的兵将也陆续赶来,便站在尖尖山的一块高地上,开始“点兵过将”,逐一清点人数,核实兵器,安抚将士的情绪,部署下一步行动计划,然后率众离开尖尖山,以重振旗鼓,再图大业。刘秀将士跪拜了神龙柏后,便开始下山。刚走到半山腰,便听到山下“咚咚咚”的鼓声。原来,霍茶主、畅员外以及郭掌柜等人,已带着干粮来到了山脚下,等待为刘秀将士送行。

刘秀将士听到铿锵的鼓声,看到送行的乡亲,士气为之一振。刘秀满含热泪,千恩万谢,告别救命的父老乡亲,带着当地百姓赠送的几面鼓,率众踏上了“中兴”之路。

数年后,刘秀登基,光复汉室,颁诏嘉奖救命恩人及神柏恩德。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此事,便在刘秀点将的高地上修建一座亭子,命名为“点将台”;把当地制作的鼓命名为“大汉鼓”。

五、刘秀与大汉鼓的传说

在阳城大地上,“王莽追刘秀”的故事流传甚广,但刘秀与南留村“大汉鼓”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传,古代南留村制鼓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影响深远,到西汉末年已相等成熟。当年,刘秀避开王莽部下追杀,在尖尖山(今刘秀岭)的一块高地上点兵过将,意欲回师南下重振旗鼓。刚到山脚下,便看到了众乡亲,听到了擂鼓声,刘秀满含热泪,告别救命的父老乡亲,带着当地百姓赠送的几面鼓,率众踏上了“中兴”之路。从此,当地人将这里的鼓命名为“大汉鼓”,也叫“刘秀鼓”。

世事难料。就在南留商贸业日趋繁荣、传统制鼓业却日渐衰败之时,上党梆子传人郎X培慕名于清道光年间(1820-1850)从阳城县东冶镇的郎山村迁居南留,在借鉴“大汉鼓(刘秀鼓)”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到苏州学习制鼓技艺,打响了“郎合兴”梆子鼓品牌,南留“大汉鼓”的技艺才得以赓续。

近200年来,郎家世代以制鼓为业,以制鼓闻名,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制作出适合上党梆子剧种的战鼓、班鼓、威风锣鼓等乐器,在原晋东南地区久负盛名。如今,年近花甲的郎小满成为“郎合兴”梆子鼓的第六代传人,也是晋城地区唯一的一个制鼓艺人,省市媒体均有报道,中国新华社记者也对此作了报道。


相约南留、一起约起来!


目前,南留村正着手申报“郎合兴”非遗项目,打造“大汉鼓”文化品牌,将手工制鼓技艺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

六、刘秀与光武庙的传说

位于南留村的尖尖山(即刘秀岭)上,有一座为彰显汉光武帝刘秀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帝王庙,时称“光武庙”,当地人称之为“刘秀庙”。

刘秀庙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系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汉明帝刘庄(公元57-75年在位)为答谢尖尖山周边百姓冒险挽留及神柏庇佑其父刘秀遇难呈祥而赐资所建。庙址选在当年庇佑刘秀栖身安歇的神柏偏北部,庙宇起初神祗单一,只供奉刘秀神像,建筑规模并不宏伟。后世几经修整,增建了真武殿、夫子殿、魁星阁等殿堂。其宗教文化内涵为天官赐福,宣扬尊道贵德、贵生济世,成为科举时代人们祈求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精神寄托。刘秀庙院中当年庇佑刘秀栖身的神龙柏已不复存在,现存的柏树为原柏衍生的第四代。

据碑文记述,刘秀庙在明朝时达到鼎盛。但由于年代久远,到民国初年,原庙宇建筑几近颓废,多已坍塌。如今的建筑是当地百姓出资重建而成。

刘秀庙建成后,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门庭若市。相传,周边学子在大比之年,都会结伴前来祭拜祈祷,多数功成名就。有趣的是,南留学子在朝拜后多名落孙山。一晚,几个南留学子几乎在同一时间都梦到一白发老者来到床前,附耳说到:

金带重,紫袍宽,仕途险恶不得闲。贵邑本属商贾地,何事功名再挂冠。从此,南留人弃功名,兴实业,繁商贸,使这片热土上迅速成为富甲一方之地。

看过这些传说

是不是很震惊?

在惊叹于这些传说的同时

再来看看我们的活动

快和小伙伴一起约起来吧!

南留村首届刘秀文化节于22日上午开幕,在21日晚上以唱戏开场,22日上午正式举行开幕式。最重磅的拉面大赛于22日23日两天预赛,24日决赛,北留镇33村,每村两人参加,共66人参赛。

活动概况

一、活动时间:2019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十八)

二、活动地址:南留村广场

三、4月22日南留村首届刘秀文化节开幕式

四、幸福迎“面”而来

拉面大赛于22-23日两天预赛,24日决赛,北留镇33村,每村两人,共66人参赛。大家一定记得到场关看!

五、垂钓园

和大家一起享受垂钓的乐趣。

来源:晋城关注

相约南留、一起约起来!

相约南留、一起约起来!

本文作者:三晋都市报晋城记者站(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198029618472602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汉光武帝   王莽   汉明帝   西汉   服装   历史   义纵   武器   山西   弥勒菩萨   太行山   柏树   阳城   周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