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黄晓丽来自潮汕的东莞姑娘 为东莞打造文化惠民招牌_金羊网龙蛇演义新闻

网络整理 2017-02-20 本地信息
(原标题:黄晓丽来自潮汕的东莞姑娘为东莞打造文化惠民招牌_金羊网新闻)

【人物简介】黄晓丽,广东惠来人,1981年出生,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黄晓丽1999年参加工作,履职东莞长安镇17年,现任东莞市文化馆馆长,曾先后任东莞市长安镇文化站办事员、主持人、站长,后任长安镇人民政府宣传文体局局长(正科),长安镇文联大大,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黄晓丽说,自己就是一块海绵,不断地从别人那里吸取能量,丰富自我

金羊网记者罗坪

2016年12月的第一天,暖冬。东莞文化馆五楼馆长办公室,阳光洒在窗台上。

靠近窗户的一张办公桌前,几个人正在整理一位古巴油画艺术家到东莞展览的影集。作为策展人,馆长黄晓丽也在其中忙碌着。履新东莞文化馆馆长半年,凡涉及文化惠民、挖掘资源、设计方案、坐实落地,无不是黄晓丽的拿手好戏。

从潮汕妹到东莞长安人,从美女主持到文化局长,从基层文化工作者到市文化馆馆长,从实践工作者到文化部巡讲专家……作为一名基层文化英才,经历四次蝶变的黄晓丽说,自己就是一块海绵,不断地从别人那里吸取能量,丰富自我。

壹用广场舞激发文化活力

自称是“外来妹”的80后潮汕姑娘黄晓丽,在东莞长安镇工作了17年,最开始只是长安镇文化站的一名临时合同工。17年来,怀抱好奇心、善于琢磨问题的她,立定脚跟深耕基层,把一个珠三角外来人口集聚的工业大镇,打造成一个形式多样、活动不断的“文化大镇”。

1999年,还不到18岁的黄晓丽,正值毕业找工作时期。这时她听到同学说东莞长安的文化广场很大、很漂亮,在那里工作生活一定会很舒心。黄晓丽一听动了心,坐上车就到了长安,一看果然如此,回到学校她打包行李就到了长安。那块1999年就占地8万平方米的长安广场,后来成为黄晓丽的“实验战场”。

到了长安镇,黄晓丽应聘为文化站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2000年前后,她作为文化辅导员驻点社区,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调研工作,萌生了在长安搞广场舞的想法。“我本来不会跳舞,就看碟自学,也跟专业老师请教,然后每周的周三、周四,下班后去广场上教妇女、外来务工人员跳兔子舞、交谊舞”。黄晓丽不无骄傲地说,东莞长安镇的兔子舞,最早就是她教的。

一段时间后,长安广场兴起学跳广场舞的潮流,继而全镇“全民皆舞”。2001年在黄晓丽组织策划下,长安镇万人集体舞表演在长安广场隆重上演。其后,长安广场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2002年,借助广场旺盛的人气,政府推出了“周末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每周末分别由各单位、协会、企业登台表演,每周一场,到2013年共演出700多场。

2014年,长安镇“周末广场文艺演出”更名为“出彩长安·广场周末SHOW”文艺演出活动,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向社会采购演出。如今的长安,浓烈的广场文化是其特色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四面八方的民间业余文艺社团倏忽间就铺满眼帘,探戈、恰恰、广场舞、街舞遍布整个广场,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如此真切地呈现出来。

贰用活动擦亮长安名片

黄晓丽一心想着这个拥有1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业大镇,怎样挖掘基层所需要的文化,才能擦亮“长安名片”?

2003年5月,长安镇现代粤剧《思源》首次实现了镇级业余戏曲团体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办大文化的思维和视野在黄晓丽的心中越来越清晰,“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影响力”,她多次在文化培训班上谈到这个观点。

此后不久,黄晓丽多次带团参加文化对外交流活动。2006年,她组织的《农民镜头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长安》大型图片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并代表国家赴日本东京展出。2008年,经她提议由长安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在京展出,开创了王府井大街举办大型展出的先河。

2011年,长安成立文联,黄晓丽当选为文联大大,大力推动文体协会和文联队伍资源整合,其后长安有15个文体协会、近3000名会员,成为长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2012年,长安联合多家单位,到台湾台北市举办了一场“发现长安”摄影展,以摄影文化推动两岸城市艺术文化交流。

有了文化“走出去”,还要如何“请进来”。黄晓丽琢磨着长安怎么将文化常办常新。2010年,听闻央视计划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举办经济发展论坛,黄晓丽希望长安能够承办该项活动。但一个镇级行政单位如何打动央视?

黄晓丽只身一人数次奔赴北京,向央视该栏目制片人推介长安。在黄晓丽的努力下,“新转变·中国行——珠三角经济发展问策会”活动最终花落长安,一大批名人专家由此走进长安,借此契机,长安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用摄影记录外来女工

除了是一名颇有想法的公务员,她还是一名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长安的产业女工,用心观察、记录着这个时代。

2012年,黄晓丽在一次闲聊中,无意中得知中国女摄协准备办一次活动,她灵机一动说:不如就在长安办一场文化惠民活动?双方一拍即合。

随即,双方联合举办了“文化关爱·情暖女工”中国百名女摄影家走进长安采风活动,全国各地的女摄影家深入长安社区、校区、厂区,把镜头聚焦长安女工的工作、生活、情感,全国媒体都被吸引来了,更重要的是惠及了广大的长安女工。

实际上,不仅仅关注女工,黄晓丽也关注新莞人(外来务工人员)。“我就是一位新莞人,长安这座移民城市有60多万的新莞人,他们的文化怎么办?我也是其中一员,所以我总能感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2005年,声势浩大的“营造外来员工温馨之家”活动在长安展开。2006年之后,黄晓丽多次推动“关爱新莞人”系列活动的开展。其中针对新莞人恋爱困难问题,她策划举办了“魅力新莞人相约在长安”电视节目,率先关注新莞人的情感生活。

2012年,黄晓丽苦思群众文化需求变化、活动参与率日益减少的现状,从广东人喜欢“点单食早茶”中获取灵感,推出“长安文化志愿大篷车”进“三区”(社区、校区、厂区)活动。当年,这项活动被评为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

用惠民产品服务群众

2016年4月,黄晓丽离开了工作17年的长安镇,担任东莞文化馆馆长。该馆位于东莞市民艺术中心,是国家一级文化馆、广东省十佳文化馆及全国数字文化馆试点之一。

接棒文化馆,她有着自己的“野心”——做文化惠民营销。自2016年3月东莞文化馆对市民开放后,黄晓丽力主整合东莞市民艺术中心空间资源,使场馆功能多变、服务多元。

与此同时,围绕不断创新文化供给模式,致力于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东莞文化馆推出一系列纯公益、零门槛的文化惠民产品,打造了2016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全民艺术普及之摄影“繁星”公益培训计划等一批口碑好、影响力大的群众文艺精品及志愿服务品牌。

为促进东莞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2016年9月底由东莞市文化馆主办、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东莞非遗墟市”试运营启动,莞城花灯制作技艺、石龙灯笼仔制作技艺等12个非遗保护项目的保护单位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销售非遗产品,吸引众多市民现场体验和购买。该活动固定在周六开墟,丰富非遗“活态传承”的方式。

访谈间隙,黄晓丽办公室的叩门声不断响起。方案征询、展出安排、细节落实……各种事情事无巨细。某天,黄晓丽回到家,看到手机上“智能统计”最极端的一天只走了67步,她惊呆了:“从家里出发开车上班,中午忙得只能吃个外卖,然后晚上回家,天啊!只走了67步!”

编辑:林明锋

(原标题:黄晓丽来自潮汕的东莞姑娘为东莞打造文化惠民招牌_金羊网新闻)

Tags:东莞   摄影家   专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