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春秋时期的齐国为什么能成为霸主?齐桓公的人才战术功不可没

网络整理 2019-06-17 最新信息

被称为“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恰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我们现在所说的某某领域的鼻祖,往往出自这个时代。

春秋时期究竟有何特殊之处,为什么涌现出了这么多人才?

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是个混乱的时代,神州大地上充斥着无数朝更暮改的国家,各个大小国家都想要在这个纷争乱世中寻求安稳长久,而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国力外,还必须拥有人才。

有需求就有市场,诸侯割据的存在、割据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便为人才的往来、选择提供了方便之门,即所谓“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春秋时期的齐国为什么能成为霸主?齐桓公的人才战术功不可没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活跃的人才大市场了。

各诸侯国好比招聘公司,在人才市场中寻求符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人才,甚至为了找到理想中的好员工,还会跨国寻找。

而这些人才们,虽说是在择主,但也没有低声下气,他们穿梭在各个公司之间,挑选比较,大家各自双向选择,去就自由。

有人黄金求贤,有人待价而沽,惟楚有才,惟晋用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总之那个时期,就是这样一副繁忙的场面。

在这样一个大市场中,涌现出了许多能重视人才的好买主。

春秋时期的齐国为什么能成为霸主?齐桓公的人才战术功不可没

齐桓公有志于霸业,很早就懂得要收罗人才,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任用了管仲。

公子小白的励志故事大家都听过,他成功上位当了齐桓公后,本来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报仇了,公子纠和帮他的人都不能放过!

这时,鲍叔牙劝小白,说管仲有才,他齐桓公要是想称霸,就必须有管仲的辅助,否则,您就只能管理一个小小的齐国而已。

小白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给藏匿公子纠和他的两位师傅的鲁国写了封信:“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

意思是说,公子纠没用了,我也不想脏了手,你们把他杀了吧,但是召忽和管仲要交给我,我要亲自把他们剁成肉酱!否则,我就立刻派兵围攻鲁国!

其实,他只是做做样子,佯装有怨气,这才让鲁国人害怕,送回了管仲,而召忽,早已自杀了。

春秋时期的齐国为什么能成为霸主?齐桓公的人才战术功不可没

管仲知道其中奥秘,所以主动请求作为囚徒前往齐国,到了齐国后,管仲顺利地被委以重任。

很快,管仲就跟鲍叔牙、隰朋、高傒一同治理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受到了齐国百姓的欢迎,不久,就使得齐国登上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好贤的名声远播各国,齐国大概就是在他的影响下,才形成了重视人才贤能的传统,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以高位厚奉招来学者,让他们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到了威、宣两代,齐国都城西门稷门附近的学宫,俨然成为了学者荟萃的文化学术中心,也被称为“稷下学派”。

春秋时期的齐国为什么能成为霸主?齐桓公的人才战术功不可没

​郭沫若曾说,稷下学派是周秦诸子的盛况便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怎么说呢?

《史记·田齐世家》记载,齐宣王喜欢“文学游说之士”,把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都封为上大夫,这些人不用具体管理事务,只要发表议论就行了。

也因此,齐国稷下的学问之士又昌盛起来,人数达到好几百甚至上千个。

稷下学者,学术各有专攻,各享盛名,当时齐人中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稷下学宫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术机构,不是一家之言的学术门户,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曾在那里待过的著名学者,至少包括了儒家,比如孟子、荀子;阴阳家,如邹衍、邹奭;道家,如田衍、慎到、环渊、接予、宋銒;无派,如淳于髡等。

可见当时学术之盛况,同时齐国的包容之心,也可谓至极啊!

本文作者:一条特立独行的锦鲤(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75791419447757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齐桓公   春秋时期   管仲   公子纠   鲍叔牙   邹衍   淳于髡   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