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网络整理 2019-06-24 最新信息

提到王莽,正史记载里他很不堪,和霍光不同,王莽这个“安汉公”最后篡夺了大汉江山改朝换代了,而霍光最后也不过是紧紧把握着权力没有撒手罢了。相比而言,王莽的野心更大,他要成为主宰一切的人,权臣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了,他要做尧舜禹一样的圣主贤君。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雄,如果不懂得顺势而为因地制宜,那么所有美好的愿望,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说到王莽之前,我们要先提一下王政君。她是汉宣帝之子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母亲,汉元帝并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因此一度产生了废立的念头,王政君和王氏家族为了保住成帝的储君之位不遗余力。成帝继位之后,对王氏家族帮衬心存感激,于是把五位舅舅都封了侯。至此,王氏家族一门五侯,权倾朝野贵不可言,王莽就是王氏家族的成员之一。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王莽是个苦孩子出身,尽管他也是外戚出身,但是由于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因此在家族里少不了受人白眼,用孤苦无依来形容王莽的童年并不为过。磨难可以加速一个人的成长,这句话用在王莽身上很合适。王莽和其他王氏子弟放荡形骸不同,他折节恭俭,衣服穿得和普通读书人一样。对母亲、寡嫂及几个侄儿都特别照顾,在外面结交豪杰,对内对自己的几个叔伯恭敬的服侍从不懈怠,这为王莽赢得了一个好名声。王莽的大伯父王凤曾任大将军,地位相当于前朝的霍光。有一次王凤生病,王莽在床前侍奉汤药,蓬头垢面衣不解带的照顾了王凤几个月,比亲儿子都亲,为此王凤十分感动,因此临终之前,嘱咐自己的妹妹王政君和外甥成帝留下遗言,希望对王莽多加照顾。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于是王莽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官职黄门郎,从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久以后,王莽的另外一个叔叔成都侯王商上书,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拿出来给王莽,朝中的很多大臣也一直说王莽的好话。太后王政君也在汉成帝面前对王莽赞赏有加,于是汉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封地在今天的河南。王莽这个人地位越尊崇,他对人的态度就越谦和,他结交天下名士,把自己家里贵重之物都赏赐给宾客,家里没有什么余财。因此大家都说王莽是个人物,如此贤能的人了不多见,他的声望甚至超过了那几个身居高位的叔叔。王莽并不看中财物,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彰显自己的贤名是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人都是有欲望的,克己服人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时时刻刻的自省,但有时也会出现偏差。王莽花钱买了一个婢女,这件事本来不算什么,但是一些王氏子弟就出来揭发王莽。王莽对大家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子嗣,我听说这个姑娘能生孩子,所以我就把她买下来,然后让人把她送给朱子元了。”其实这个婢女很可能是王莽给自己买的,但是被别人非议以后,王莽就把她送给了朱子元。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王莽不允许任何事、任何人对自己的名誉有一丝一毫的非议,这就是所谓的“匿情求名”,克己服人扬贤名于世;第二是王莽对于朝中重臣的隐私了然于胸,证明王莽收集了这些信息,便于自己广行仁义、施恩于人。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仅仅有个好名声还是远远不够,要获得进一步入仕的机会,就要让自己成为唯一的选择,这就要把潜在的对手解决掉,况且王莽的对手不是潜在的,而是已经挡在他前面的,这个人就是淳于长,王莽的表兄。当初大将军王凤患病时,在病榻之旁衣不解带侍奉的人,除了王莽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淳于长。因此王凤去世之前保荐了两个人:王莽和淳于长。淳于长当时就已经是卫尉了,属于九卿之一。淳于长还在成帝立后的问题上立下了大功,当初汉成帝想立赵飞燕皇后的时候,其母亲王政君坚决反对,认为赵飞燕出生低贱不能为后,淳于长巧言令色,劝王政君同意成帝立赵飞燕为后的想法,因此得到了成帝和皇后赵飞燕的赏识,成帝封淳于长为定陵侯,这是王莽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可能王莽还干不过自己这个表哥。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但是和王莽相比,淳于长也有他自己的问题,就是贪得无厌、人品低下。成帝曾经有位许皇后,因赵飞燕得宠而被废黜,但许后不甘心就此度过一生,她企图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命运将她和淳于长联系在了一起,淳于长和许后的姐姐私通,并纳许后的姐姐为妾。通过许后的姐姐,淳于长了解到了许后的想法,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通过许后姐姐告诉许后说自己可以帮助许后恢复后位,但是需要一些钱财用来做为活动经费。许后为了复位竟然相信了这个势利小人的话,二人频繁进行书信往来,淳于长不仅接受了许后的大量钱财,还在和许后的书信来往中言辞轻佻、说了很多不堪入目的话。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这件事被王莽知道了,王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把淳于长举报了,但他没有直接去找成帝,也没有去找王政君,直接找皇帝可能会被冷处理,因为淳于长在立赵飞燕为后的问题上立了大功,找太后也不是个好办法,因为淳于长在太后处正得宠。王莽选择了向他的叔父曲阳侯王根举报,这个王根当时是大将军且身患重病,最关键的是王莽一直在身前身后照顾,相对于淳于长,王莽更得到王根的信任。由于淳于长是最有希望继承大将军之位的人,他有点得意忘形,于是四处许愿、封官拜爵,俨然已经做起来大将军的工作。王莽把这些事也一并告诉了王根。对于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的王根来讲,这些事让他知道了他会怎么想?王根勃然大怒,我还没死呢,轮不到你淳于长发号施令!王根问王莽:“你为什么不把这些事情告诉皇帝呢?”王莽回答:“在没有您的首肯之前,我不敢自作主张,况且淳于长是我们王氏一族,俗语说家丑不可外扬,顾及家族的颜面,我也不好去说他。”王根想了想,明白了成帝信任淳于长,王莽不敢直言是有苦衷的,于是说:“快去把这些事情告诉太后,就说是我的意思。”王莽要的就是王根这句话,他立刻打着曲阳侯王根的旗号去找王政君,淳于长急于取代王根,且和许后的姐姐有奸情,并许诺为许后恢复后位,书信往来频繁且多轻佻污秽之言。王政君大怒,让王莽把这些事去告诉皇帝,成帝迫于太后的压力,只好把淳于长撤了职,但并没有加罪,可能还想包庇他。可见王莽的选择非常正确,如果直接去找皇帝,可能还被会被皇帝训斥,因为自己职轻言微,但代表太后去说这件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王莽很会告状,他懂得用策略和技巧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淳于长回到自己的封国后,还不知道收敛,妄图东山再起,不久之后就招致了杀身之祸。至此,王莽消灭了自己最强劲的对手,成为了王氏家族唯一的选择,王根死后王莽成为了大司马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莽成为大司马大将军之后,为了收拢人心做很多工作。比如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朝廷中很多官员都去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大家,因为穿的极为朴素被大家当成了奴婢。事后大家才知道这个看上去像奴婢一样的人,居然是王莽的妻子,大家于是对王莽就更加尊敬了。王莽至此已经取得了朝廷上下的拥戴,但是意外发生了,成帝壮年突然暴毙。因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缘故,成帝一直没有子嗣,因此只能选择成帝的侄子哀帝即位,赵合德也因为成帝之死而被迫自杀。但赵飞燕因为拥立哀帝有功,因此没有被废黜,仍然保留太后的尊号。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哀帝继位之后,重用自己的娘家人,于是王政君让王莽交出权力。王莽表现得很知趣,辞去了大司马大将军的职务,回到了自己的封国闭门不出。哀帝喜爱男色,因此宠爱董贤。有一次白天两个人同床共塌,因为醒的早,哀帝的袖子被董贤压住了,他不忍心打扰董贤,就把袖子剪断了以后离开,这就是著名的“断袖之癖”的由来。同时哀帝还是个双性恋,他把董贤的妹妹召进宫立为淑仪,同时也可董贤不会思念家人,把董贤的妻子也召进了宫中居住。后来更是拜董贤为大司马大将军,如此荒唐的皇帝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这个时候,王政君跳了出来,年过七旬的她跑到未央宫,把玉玺拿到了手里,然后召王莽进京控制禁军,让王莽来收拾这个哀帝留下的烂摊子。这次王莽没有心慈手软,而是雷厉风行的做了三件事,达到了稳定朝局的目的:

第一件事:除佞臣正君位。以王政君的命令,废黜了大司马董贤,并迫使董贤和他的妻子自杀,从董贤的家里搜出了大量的财物。

第二件事:国不可一日无君。立成帝的另外一个侄子年仅九岁的平帝为皇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实际上权力都集中到了王莽一个人的手里。

第三件事:清除潜在的敌对势力。废黜了赵飞燕的太后之位,并令其自杀。哀帝的皇后傅皇后也被迫自杀,同时清除了哀帝时丁、傅两家的外戚势力。

到了这个时候,王莽的权力和当初的大将军霍光已经不相上下,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霍光。有人甚至把王莽比作周公,正如白居易的《放言》里所写:“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人们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没有发现王莽背后的险恶用心。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在这三把火之后,他做了两件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第一件事是造神运动。授意众人制造各种祥瑞,暗示自己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上天的认可;第二件事是涨工资。王莽给天下的官员涨工资,重用名士之后,给他们在朝堂安排职位,王莽还把自己得到的赏赐都拿出来分给大家,还掏出钱来建造了经济适用房让贫苦的百姓居住,天下有大灾的时候,他就只吃素不吃肉,搞得王政君都劝他要以自己的身体为重。王莽做这两件事的目的是:作秀,拉拢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支持拥护自己。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平帝渐渐长大了还没有娶妻,这时候,王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但他的做法比霍光要高明,他没有主动让皇帝纳自己女儿入宫,而是让皇帝的天下美女中选择,但却把自己的女儿排除在名单之外。并说自己的女儿名声不突出,容貌也不出众,因此不能参加选拔。王政君见王莽如此谦让便当了真,于是下命令不让王氏子女参加选拔。但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同意,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庶民、名士、郎吏都去皇宫请愿,要求把安汉公的女儿一定要加到皇后的候选名单之中。王莽继续煽风点火,他让手下人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的女儿就不要列入名单了,结果请愿的人越来越多,频度也越来越高。王政君实在最后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有关部门叫王莽女儿的名字也列入了名单之中。负责选拔的官员看到王莽女儿的名字在名单中,你说他该怎么办?只能选择王莽的女儿为后。王莽这招就叫欲扬先抑,就冲这一手,王莽就比很多权臣高明的多。在利益诱惑面前,王莽能够保持克制、屈己服人。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按照礼制,皇帝娶个皇后,要给女方家彩礼钱两个亿。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王莽说不要给我了,都赏赐给其他有功之臣吧。王莽不是个贪图钱财的人,这下大家都不让了,他们上书要求必须给王莽赏赐,前前后后竟然有几十万人之多,要知道那个时候是没有纸的,大家用的都是竹简,可以想象几十万份竹简堆在一起是如何的宏伟壮观。有很多还是从很远地方运过来的,运输途中的艰险也可想而知了。请愿的人里既包括朝廷重臣,也包括宗室之人,还有天下文明的饱学之士。此时王莽的个人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巅峰,这得益于他不断的造势行动,最后达到了什么程度呢?王莽不做皇帝大家都不答应了。

下一个步骤就是弑君了。此时的平帝已经十五岁了,这个年龄开始有了很多自我意识,王莽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个平时对于自己一直唯唯诺诺的皇帝,看着自己的时候。居然用怨恨的眼神看着自己,他心中不免一惊。这个少年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恐怕没有人知道,或许是因为他年少离家到京城之中为皇帝,而自己的母亲又不能跟从,因此此刻心中有些愤懑吧。不过他这个怨恨的眼神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不久平帝便中毒而亡,王莽立了一个不满两岁的孩子作为皇帝。因为皇帝年龄太小,大臣们便推举王莽做代理皇帝,王政君此时已经看清了王莽的用心,但自己已经有心无力了,全天下的人都支持王莽。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造神运动的最高潮终于来临。一个在长安混迹多年,以说大话闻名叫做哀章的人,搞出了一个金匮神书,上面写王氏一族是舜的后裔,刘氏是尧的后代,刘氏现在应该将皇位让给王莽,也就是进行禅让。在里面还写了八个辅政大臣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哀章。王莽派人拿着这个金匮神书去找王政君讨厌玉玺,王政君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没有良心的人,居然想篡谋天下,既然你们想改朝换代,那还要原来的传国玉玺干什么呢!”说完把玉玺丢在地上,因此玉玺损坏了一角,但她也无可奈何,王莽就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天子。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用自己的理论来治理国家了,对于这个民生凋敝的国家,王莽采取了一系列看似先进措施进行改制,换一种说法就是推行所谓的王道治国。第一项是土地改革,将土地收归国有,实行周朝的井田制。这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复古思想,结果不是避免了土地兼并,而是让大量的农民没有土地,进而流离失所。王莽的另一项改革是废除奴婢制度,让他们变成私属,并禁止买卖。王莽还加强了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全面恢复了汉武帝时期,采取的盐铁酒国家专营的策略,对于经济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王莽在币制改革方面更是超前,他居然印起了钞票,即货币的质量和它的价值不挂钩,推行信用货币。王莽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他的种种奇思妙想都过于浮夸而脱离实际,因此天下大乱,绿林、赤眉揭竿而起,自己也在一片反对声中,走向了穷途末路。

王莽:上位有术的外戚,王道治国的书生

客观评价王莽这样一个人,恐怕用“上位有术、治国无能”来形容比较妥帖和切合实际,王莽也许怀有用王道治理天下的抱负,但是他却没有相应的能力,用来支撑自己的梦想,最后只能和自己的理想一起,成为了历史的过客和尘埃。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文作者:一个人的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570440873214004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王莽   汉成帝   赵飞燕   王政君   霍光   王凤   朱熹   不完美妈妈   汉元帝   汉宣帝   成都   服装   王道   曲阳   王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